搜索
正體中文
 

《楞嚴經》:廿五種開悟法門 第三節(六集之五)2019.04.06

2019-10-18
摘要
閱讀更多
優波離是「持戒第一」。因此他在佛陀僧團中成為授戒師。他認為:戒律是一個法門,可調伏身心,免於自己被身心損害,免於自己被身心控制。接著「目犍連從座位起立、頂禮佛足,並稟告佛陀:『我當初在路上托缽時,遇到迦葉三兄弟,他們為我宣說如來所講的因緣深義。我即刻發心,要得到大通達。』」只聽聞宣說因果而已,就決定要得到大通達,意思是發心要得到開悟。知道且感受到某事物,與下定決心去獲取,是兩回事。我們需要很多因緣才能到達目的地。時間到了,因緣俱足。
觀看更多
所有分集 (5/6)
1
師徒之間
2019-10-14
8235 次觀看
2
師徒之間
2019-10-15
5288 次觀看
3
師徒之間
2019-10-16
5810 次觀看
4
師徒之間
2019-10-17
4970 次觀看
5
師徒之間
2019-10-18
4573 次觀看
6
師徒之間
2019-10-19
4738 次觀看